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間"長者安居體驗屋"里的銀發生活
"請大家和我一起回憶,我們家里的老人是否會在門口放一個換鞋用的小板凳,但小板凳太矮,坐下以后很難站起來;或者是否直接站著換,但必須扶著門框或者墻面……"
這是廣東省東莞市新基社區"長者安居體驗屋"公益微展館的一項講解環節。家中有老人的居民都會點頭認同,這樣的場景在他們身邊很常見,但鮮少有人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截至2021年底,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4.2%,按照聯合國標準,中國已正式進入"老齡社會",并將在2035年前后達到超老齡化和老齡人口增速頂峰,2050年前后達到人口老齡化頂峰。作為老齡化社會的縮影,豆瓣小組"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交流組織"中,有8萬多名年輕人探討養老問題,分享彼此的壓力和焦慮。
中國人的養老觀念始終以家庭為核心。當前中國的養老結構呈現"9073"格局:也即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7%的養老依托于社區的支持,剩余3%的養老需求依賴于養老機構。
但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居住在建成時間超過20年的老舊住宅當中,六成以上老年人認為自己目前居住的住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老"問題。正如人們在"長者安居體驗屋"中被提示的,住房中沒有緊急呼叫設施、沒有扶手、光線昏暗、使用蹲廁、地面有高差……任何一個問題對行動能力遲緩的老人都是潛在的危險。
居家養老的普遍需求對家庭適老化改造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且這一需求將持續、大量存在。但現實中選擇進行住房改造的家庭少之又少,對工期、質量、花銷、麻煩等問題的疑問占據主流。社會公眾認知的不足,使相當一部分老年人不得不"將就"在不變的居住環境里度過晚年。同時,另一部分尋求改變的老人及其家人,也多少存在相應的能力和知識的缺失。
平安守護者行動-長者安居體驗屋落地揭牌儀式現場
應對銀發長者面對的困境,平安集團和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達成合作,發起"長者安居體驗屋"公益項目,培養一批平安代理人擔任專業的適老化講解員,采用"體驗+講解+互動"相結合的方式,在社區內開展適老化公益宣講活動。"長者安居體驗屋"模擬居家環境,幫助社區居民直觀了解老年居家生活的不便和安全隱患,讓適老化知識更生動地進入社區,惠及老人和家庭。
摸得到的銀發生活
在這個利用社區閑置場地打造的30平米的"長者安居體驗屋"里,人們可以通過對廚房、客廳、衛生間、臥室四個常見區域的"適老"體驗及講解切身感受老人的一日生活。
老年人的骨折常被說成"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因跌倒發生的傷害人數達到2500萬,且跌倒將大大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縮短5-10年壽命。居家養老跌倒的高發區域在臥室和衛生間,根據國家衛健部門編寫的《 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公布的數據,兩者占比高達58.8%,其中首要關注臥室的安全。
"長者安居體驗屋"中的臥室場景,重點介紹的輔助設施以免安裝型可移動助力扶手和自動人體感應燈為主。扶手安裝在床和沙發附近,便于起坐。感應燈無需布線,可安裝到任何位置,光線不足時,可在感應到有人時自動亮起,同時也不會因燈光過亮而造成瞬時的眩光視力模糊引發身體不適。"長者安居體驗屋"中的衛生間場景,也為老人提供了多種衛浴輔助設施:如廁時用馬桶替代蹲廁,并以折疊式U型馬桶扶手、L型儲物扶手等幫助老人坐和起;洗澡時輔以坐式可移動折疊浴椅、把地磚涂刷防滑劑,都可以降低跌倒風險。
廚房也是容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區域之一,因老人燒水、做飯忘記關煤氣灶而導致煤氣泄漏甚至引發火災的新聞屢見不鮮。家庭適老化改造中常使用可燃氣體探測器來降低風險。當探測器檢測到燃氣泄漏,即會發出蜂鳴刺耳的報警聲。在"長者安居體驗屋"中人們還可以看到更加適合獨居老人的設備"電力脈象儀":老人何時用電飯煲煮飯,何時關燈睡覺,何時使用熱水器洗漱,每次用時多久,每周頻率如何……"電力脈象儀"能夠據此生成用戶生活畫像,一旦發生異常,立刻報警到子女手機端,保障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
參觀者在"長者安居體驗屋"的客廳區域可以穿戴"高齡長者體驗服",嘗試用老人的視角體驗生活,"長者安居體驗屋"項目稱之為"黑暗中的對話"——戴上護鏡、護腕、護踝、體感手套以后,可以模擬體驗駝背、耳背、青光眼、白內障及下肢不便、行走緩慢等不同形態的老年生活。幫助中青年更好地設身處地感受老年群體的生活不便,從而意識到老年群體對居住改善的急迫需求。
社工與志愿者合作帶領體驗者進行長者居家生活體驗
相比于派發宣傳單頁、開展講座而言,"長者安居體驗屋"給社區居民的感受更加真實、具有感染力,而且盤活了社區閑置空間。這也是平安集團在適老化宣講上的一次創新嘗試。平安集團"長者安居體驗屋"公益項目將在東莞和鄭州各遴選30個老齡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社區搭建適老化微展館,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深入了解家庭適老化改造,"看得見、摸得著"。這60個社區微展館全年預計開放時長將超過14萬小時、體驗活動場次預計達3000場、專場講解活動超700場,項目預計全年直接受益老人超過9萬人次,間接受益家庭成員超過45萬人次。
平安集團所做的適老化科普,是在身體力行幫助人們樹立居家養老的科學觀念,也是積極應對和踐行老齡化國家戰略。
做難而正確的事
"長者居家體驗屋"項目是中國平安社區公益項目"平安守護者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旨在培養平安員工、代理人和社會愛心人士共同成為志愿者,為社區居民提供"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心肺復蘇緊急救援培訓等公益服務。截至目前,"平安守護者行動"已在全國開展落地3萬多場,覆蓋160多個城市,線下服務人群超過200多萬人次。
在"長者居家體驗屋"項目中,中國平安邀請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周燕珉教授及其工作室團隊,研發了整套居家適老化改造知識課程體系,通過學習、考試、頒發結業證書,幫助平安代理人成為社區居民身邊的"適老化科普小專家"。每一個平安代理人帶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信念,希望能夠把科學居家養老理念帶給萬千家庭。
長者安居體驗屋微展館
公益之外,中國平安不斷積極探索適合中國百姓的居家養老之路。在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科技力量等集團資源優勢下,平安布局了"保險+健康管理"、"保險+高端養老"、"保險+居家養老"一站式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有尊嚴的高品質養老生活,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居家養老方面,平安通過"三位一體的管家"、"10大服務場景"、數百項專業服務和"1套監督體系",打造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管家專心的一站式養老服務。健身、旅游、老年大學、文娛社交、醫療問診、慢病管理、日常護理……不同人群的核心需求都能夠在平安的養老生態中得到滿足,"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面面俱到。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居家養老市場巨大,但投入周期長,保險公司參與其中的盈利瓶頸尚未突破。對此,平安壽險居家養老事業部總經理李斗曾在受訪中表示,盡管商業價值很重要,但平安非??粗貙蛻舻膬r值。這牽扯到企業長期的、綜合的發展價值。堅定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發展,是平安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據了解,平安的"保險+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已經完成8大場景服務的構建,覆蓋全國32個主要城市,近萬名客戶獲得平安居家養老增值服務資格,超過3000名客戶開始服務體驗。與此同時,平安計劃通過3-5年時間進一步完善服務構建。
在保險的支付保障功能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供有溫度的關懷和服務,讓更多老人居有所安、老有所依,這是平安作為領先的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以人為本",率先做出的富有人文關懷的探索。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