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夏志清少作
夏志清(1921-2013)先生的成名作無疑是1961年問世的英文版《中國現代小說史》,書出版時,他已經40歲,人到中年了。那么,在此之前,他的寫作情況如何呢?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夏志清(后排右一)與家人合影。
(本文首發于2017年9月21日《南方周末》)
夏志清(1921-2013)先生的成名作無疑是1961年問世的英文版《中國現代小說史》,書出版時,他已經40歲,人到中年了。那么,在此之前,他的寫作情況如何呢?
2014年初,我寫了一篇《夏志清少作考》(《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年1月12日),第一次以考據的方式指出,在淪陷時期的上海,夏志清曾以筆名“文丑”發表過兩篇隨筆——《文學家與同性戀》(1944年10月《小天地》雜志第三期)和《肚臍》(1945年5月《小天地》雜志第五期)。其后,祝淳翔先生寫了《夏志清少作續考》(《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4年10月12日)一文,提出1944年9月《小天地》第二期上刊載的署名“匕平”的《電影與雅片》也出自夏志清的手筆。而《小天地》雜志的主編周班公(本名周班侯),作為夏志清之兄夏濟安的中學同學,與夏志清當時的隨筆寫作實有莫大關系。
今年,《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卷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夏志清的確為周班侯寫過稿子,而且,新的材料提示了夏志清當時用過的另外一個筆名,使我們有機會又一次確認他的幾篇“少作”。
一
1957年4月11日,夏志清在寫給夏濟安的信中談了他對中國詩歌的一些看法。夏濟安將相關文字加以整理,引用在自己的文章《對于新詩的一點意見》中,后刊于臺北《文學雜志》。1957年5月21日,夏志清在致夏濟安的信中說:“我給周班侯給(原文如此,疑當作“寫”)過幾篇小品,這次你把我的信刊登了,發現style還不差,雖然字匯不大,而利用不大的字匯,另有一種潔凈的style,自己讀了,非常高興。”(《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第221頁)
事實上,周班侯的名字,在《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中多次出現,顯然是兄弟倆非常熟悉的人。而在這里,夏志清明確指出,他為周班侯寫過稿子。
1958年3月21日,夏志清在致夏濟安的信中提到,自己的文字態度嚴肅,“有些清教徒的氣質”,他接著寫道:“以前為周班侯寫文章,我用‘嚴束’二字作筆名,可見我這個傾向由來已久。”(《夏志清夏濟安書信集·卷三》第271頁)此處的“嚴束”,當然諧音“嚴肅”。不過,我們由此知道兩點:一、夏志清曾以“嚴束”為筆名;二、這些文章是由周班侯約稿的。
經檢索,目前發現四篇署名“嚴束”的隨筆,分別是《敬惜白紙》(1943年5月15日《文友》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朱太祖的臉》(1943年6月15日《文友》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摧殘女性》(1943年10月1日《文友》第一卷第十期)、《電影與文化傳統》(1944年2月10日《天地》月刊第五期)。在時間上,這些文章均略早于署“匕平”、“文丑”的那三篇。
前面三篇為幾百字的短文?!毒聪О准垺纺耸菍S陷區創作的一種否定,文章寫道:“白紙現在很貴…&he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